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厦门二中“南强班”与厦大“扬才班”共同举办烈士纪念日主题纪念活动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青年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9月30日上午,厦门二中“南强班”和厦门大学“扬才班”共同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厦门大学党委党建办主任兼组织部副部长、教师工作部副部长葛郝锐,厦门大学党建办干部肖宁双,厦门二中德育处副主任李文芳,厦门二中团委书记廖冰,南强班班主任刘潇,厦门大学“扬才班”以及厦门二中“南强班”的学生代表。

 

上午十点,在厦门大学烈士园的罗扬才烈士雕像前,师生们举行了向罗扬才烈士雕像敬献鲜花的仪式。全体师生庄严肃立,向罗扬才烈士雕像默哀并行三鞠躬礼,深切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寄托无尽的哀思。

 blank

blank

仪式后,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纪念活动。参加活动的师生共同前往厦门大学校史馆及革命史展览馆参观。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大家在校史馆回顾、领略厦大百年的辉煌历史,在革命史馆深入了解厦大师生在革命过程中的英雄伟业和感人事迹。

 blank

师生来到厦门大学囊萤楼,这是厦门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厦门大学支部诞生的地方,也是福建最早的中共党支部。一场“四史”教育观影活动在这里举行,两校学生共同观看了《囊萤之光: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追忆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blank

随后,召开了烈士纪念日主题交流座谈会和党史知识竞赛。座谈会上,师生代表表示,革命英雄先烈是民族的脊梁,罗扬才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先烈遗志、发扬英雄精神,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饮水思源,青年人不仅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应该铭记历史,从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力量,以饱满的青春热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blank

厦门二中党委书记、校长王守琼表示:“厦门二中‘南强班’与厦门大学‘扬才班’的合作多年来成果斐然,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致力于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共同携手为青年学生的发展树立了标杆,提供了示范引领。此次合作交流是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创新之举。接下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各领域更高质量、更多层面的交流合作,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加缅怀活动的师生们纷纷表示

参加烈士纪念日活动,以隆重的仪式纪念和缅怀英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罗扬才,一个在短短22年的人生中,却为革命事业绽放出灿烂光华的名字。他的英勇事迹,如同一个璀璨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力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以最崇高的敬意向他致敬,更要从他的事迹中汲取力量,让他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延续。

德育处副主任  李文芳

在中华民族前行的路上,涌现出了诸多英雄,他们用勇敢和热血为后世迎来新生,用生命和无畏捍卫民族尊严。或许,我们无法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牺牲不应被忘却。厦门大学拥有底蕴深厚的红色基因,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萨本栋校长的自强不息精神、王亚南校长及陈景润教授的科研精神、罗杨才烈士的革命牺牲精神,共同塑造了该校优秀的传统,对每位师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第十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我们再一次走进厦大,一起重温英烈的光荣事迹,追忆走过的战斗历程,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团委书记   廖冰

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天,厦大扬才学子用青年的声音为厦门二中高一南强班学子讲述厦大百年的故事,生动演绎了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走进红色遗址,重温嘉庚先生与厦大的岁月故事,共同追寻厦大囊萤楼里的星星之火,用心灵感受罗扬才烈士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矢志不渝的精神,激励着南强班学子们发扬先辈们的精神,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相信这节“大思政课”会成为南强班学生难忘的青春记忆,为他们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希冀与力量。

南强班班主任  刘潇

今天是烈士纪念日,我校与厦门大学共同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教育活动,接受党性教育,感悟革命精神。

百年前,罗扬才烈士在狱中写下:“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

百年后,陈祥榕战士在日记中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作为青年教师,我们理应以筑梦育人为己任,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将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英烈精神,引导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厚植为人生奋斗的底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青年教师  纪允

今天我们来到了厦门大学党史馆,在这充满丰富红色基因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厦门大学的创始人陈嘉庚先生对厦门大学的操心,看到了第三任校长萨本栋尽心尽力保护学生的行动,还看到了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书记,也是第一个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罗杨才的事迹。其中,罗杨才同志的事迹给予我很深的感触。在1926年2月,罗扬才、李觉民和罗秋天在厦门大学的囊萤楼成立了福建省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这个支部成为了福建的“星星之火”,点燃了闽南和闽西的革命事业。但是,当革命事业正蓬勃发展之时,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罗杨才不幸被捕,被秘密送往福州市鸡角弄刑场,年纪永远定格在了22岁。罗杨才同志的事迹让我感到可惜,2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但罗杨才同志毅然决然的投身革命事业,并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人已逝去,但他的革命精神永远传承,激励了一代代人。我想以后要成为一个跟他一样的人,为祖国奉献自我。

南强班  揭育平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