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城”意——以球育人 让足球给未来无限可能(厦门篇)

提及足球发展,青少年足球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对于这个公认的足球金字塔基础议题,许多城市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探索,也抱着万分的诚意,坚定地将足球融入到文化与教育当中。


厦门,海景瑰丽,岸线迤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近现代史的画笔又在这里稍加了点缀,为城市平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景。而我国现代足球运动,也在这个过程中探出了萌芽。

早在1898年,英国传教士山雅各在鼓浪屿创办了英华书院(厦门第二中学前身),英华书院成立当天,英华足球队同时创办,随着时间的推移,鼓浪屿成为了中国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之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华足球队远征东南亚,屡战屡胜,蜚声海外。鼓浪屿还走出过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卓仁禧、洪伯潜这样会踢足球的院士…


受绵长的历史与足球氛围影响,全民足球文化,将足球写入学校教育,成了这里的稀松平常。在拥有百余年历史的人民体育场,一支由70甚至80年龄段人群组成的球队,几乎每周末都要在这里举行一场球赛。他们或是英华中学的校友,或是早已离开鼓浪屿多年的居民。


足球是他们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习惯

也早已化作他们对家乡对往昔的眷恋


与此同时,厦门市人民小学足球队的队员,日常也在这块场地接受专业足球训练。球队共百余人,分为四支队伍,配备6名教练,每天下午放学后会进行一个小时左右的训练,周末还会安排一场比赛。除了日常的训练外,学校在其他教学科目中也会融入足球知识、文化的普及,让不在足球队的孩童也能汲取足球的养分。

目前,人民小学已成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还是福建省足球传统学校、福建省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全国优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球队总教练张悦虹在学校深耕20余年,他坦言足球在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一种传承。


从父辈到孩子,从老师到学生

近百年间足球氛围和文化从未中断过


而如今,他曾经的学生林益也回到这片场地,像他一样带领孩子们,开启最初的足球梦想。

blank

走出人民体育场,伴着熙攘的人群,穿过几条红砖青瓦的小巷,厦门二中的字样便悄然呈现在眼前。这里不仅坐拥悠久的历史,作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院校,厦门二中无疑也是孩子们更大的成长舞台。

从小学升入初高中,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专业足球训练与文化课相冲突”这一全国性难题,厦门二中提出足球特长生集中办班,允许将初中足球班选拔直升高中,再通过足球特长走入大学,打消部分学生的升学顾虑。

在保送制度上,学校将道德品质与文化学习作为考核第一关,保送考核中文化学习占60%,足球专业占40%。足球班管理方面,整个团队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保持高度统一。队员如果表现不好或者学习退步明显,将同时面临着来自科任教师、教练、生管等多方面的压力,甚至可能面临停训或禁赛处理。足球教练本身也要承担起其他老师的部分工作,所有教师共同支持,保证队员训练、生活、学习长时间不间断的一致性。由此,足球班整体在文化课上并没有太多落下,甚至在部分考试中会超越平行班。

据厦门二中足球总教练吴昆盛介绍,全国足球特长生考入大学的升学率在21%左右,而学校去年的升学率能达到75%,但他对这样的成绩并不满意。


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他都不甘心

希望每一个热爱且坚持足球的孩子都有出路。


面对当前国内的足球环境,公办学校大力将足球融入日常教育,不仅需要十足的勇气,也需要一代代持之以恒的坚守。

在学校校友的支持下,厦门二中每年都举行“协群杯”足球赛,学生不论是否有足球专长,都在日常课业学习中初步掌握足球技能,学校班班有球队,人人有球踢。荣誉满堂的足球陈列室,收藏着厦门二中从古至今的辉煌历史。学校还在球场的一角建立了足球广场,广场中心屹立着“足球之魂”雕像,旁边有一个世界杯通道,介绍着每一届世界杯的信息,通道最上部预留了几块空白,那是给中国和中国队准备的…

正是这些倾心的举措和记录,给予了每个人坚守足球的底气,他们以身配厦门二中校徽为荣。学校秉承着“以球育人、以德育人”的方式,将莘莘学子送入宽广的旅途,也期待着有越来越多像汪凌俊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回到学校,继续将传统与文化传承。

blank

目前,厦门二中配备了包括亚足联A级教练员1人,B级教练员5人,C级教练员6人,美洲足联A级教练1人(阿根廷外教)的高水平教练团队,足球专项学生百余人。学校不仅与厦门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多所重点院校加强科研合作,进行更深入的教学与管理探索,也反向在厦门各小学普及宣传,实现良性循环。

不过,由于厦门市当前没有职业球队,足球比赛整体局限于省市内等缘故,学校体卫处主任林亚池直言:学生高水平比赛经历较少,没有足够的对手竞争,很难驱使学生更快地奔跑,真正走向职业球队的人数也会少一些。

但这些都是学校需要努力的方向

也是整个厦门市在足球道路上前进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期间,正值中国女足在厦门进行巴黎奥运会预选赛比赛。厦门二中的部分足球队员参与到了举国旗进场和抬担架的任务当中。他们有的表示以后想回到学校从事教练工作,有的也大胆畅言未来要带领中国队,闯进世界杯。

从父辈,到老师,到学生,穿越百年风雨,“以球育人”对于厦门校园足球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


它带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惧险阻

依然在足球与教育的道路上快乐前行

奔向未来无限可能


不过,由于厦门市当前没有职业球队,足球比赛整体局限于省市内等缘故,学校体卫处主任林亚池直言:学生高水平比赛经历较少,没有足够的对手竞争,很难驱使学生更快地奔跑,真正走向职业球队的人数也会少一些。


但这些都是学校需要努力的方向

也是整个厦门市在足球道路上前进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期间,正值中国女足在厦门进行巴黎奥运会预选赛比赛。厦门二中的部分足球队员参与到了举国旗进场和抬担架的任务当中。他们有的表示以后想回到学校从事教练工作,有的也大胆畅言未来要带领中国队,闯进世界杯。

从父辈,到老师,到学生,穿越百年风雨,“以球育人”对于厦门校园足球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


它带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惧险阻

依然在足球与教育的道路上快乐前行

奔向未来无限可能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