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强讲堂】探寻科学起源,领悟物理之美——厦门二中南强讲堂开讲啦

1119日,厦门二中南强讲堂在我校五缘校区南强报告厅如期举行。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盛卫东教授应邀莅临我校,为南强班学子们带来了《自然科学起源的探讨》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教务处副主任刘志强主持,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守琼、副校长时建军和教务处主任李晓斌出席活动,集美校区南强班学子们也通过观看线上直播的方式参与此次讲座

人物名片

盛卫东,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凝聚态物理博士,曾在瑞典隆德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加拿大国立研究院工作。现为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所授课程包括大学物理、经典力学、统计力学和低维半导体物理等。目前在低维凝聚态物理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小量子体系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及磁学特性等。

blank

blank

讲座伊始,盛教授以“李约瑟之问”引入主题,为我们梳理了科学的起源与内涵。作为自然科学的先驱物理学认为,一切自然现象背后都是由简单规律所支配。物理学的基本任务是观测自然现象、总结规律、思考原因、建立理论、实验验证,并由此形成一个逻辑闭环。

blank

blank

紧接着,盛教授进一步介绍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克罗狄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系统记录了天体运动并提出 “地心说”;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到土星光环、太阳黑子、木星的卫星等现象,是“地心说”的怀疑者;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在布拉格建立天文台,详细记录了每颗行星运动的数据;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Kepler)在第谷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出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

blank

 有人曾说,物理学家是一群用公式唱歌的人。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理科专业,它既包含数学严谨之美,也有自然规律简介之美。为了培养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体验物理学之美,盛教授采用现场编辑、视频演示等方式展示人类如何依托物理知识认识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并带领同学们揭秘开普勒三大定律、牛顿三大定律的发现及推导过程。

 盛教授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的精彩讲解,引领同学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了物理,感受到物理世界的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热情。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物理学公式在盛教授的讲解下,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又过目难忘。

讲座结束后,盛教授还耐心解答同学们学习上的困惑,他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崇尚科学,做有责任担当的新一代国家栋梁。南强班学子们在拓展眼界、感悟物理学严密逻辑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复旦理科教学的风采,激发了对名校的向往,进一步增强了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信心与决心!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