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培育时代新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我市“大思政课”建设取得新成效,313日上午,“坚定文化自信 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主题研讨会”在厦门二中五缘校区举行。此次活动由厦门市教育局指导,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主办,依托名师工作室的平台,旨在推动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贯通联动,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不断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创新。

blank

厦门市高中政治王守琼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厦门二中王守琼书记、校长主持活动开幕式。厦门市教科院江礼平副书记致辞,回顾了3·18讲话的主要内容,勉励思政课教师以“六个要”的标准不断提升自己,按照 “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善用大资源,汇聚大合力,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

本次大会分为课例展示和主题研讨两个会场同时进行,邀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闽西南”区域联盟成员参加线上直播,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课例展示分会场在厦门二中五缘校区行政楼四楼报告厅举行,由郭贯群名师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厦门第三中学朱卉娟老师主持。在厦高校思政教师代表,厦门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市教科院、各区教师进修学校思政学科教研员,石红梅名师工作室、王守琼名师工作室、郭贯群名师工作室、简韦华琦名师工作室、李圣德名师工作室、王双莲名师工作室成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如何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

blank

石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佳佳老师进行《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说课,从《概论》教材体系结构对照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梳理,借助电影《长安三万里》讲述文化繁荣兴盛彰显国力兴盛,从器物、制度、思想举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blank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少壮老师带来《从2024年龙年春晚看如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片段教学,以春晚带来的视听盛宴为切入点分析春晚的文化意义,以2024年龙年春晚陕西分会场《山河诗长安》为例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赏析舞蹈《锦鲤》中的文化创造与创新,呼吁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

blank

王守琼名师工作室成员、厦门第二中学李文芳老师进行《善用区域资源 赋能思政课以文化人》教学阐释,针对高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带领学生感悟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的青年积极服务的红色故事,课前开展“探寻鼓浪屿红色记忆”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聆听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感悟青年榜样,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blank

简韦华琦名师工作室成员、厦门第三中学杨冠君老师立足初中学段进行《延续文化血脉——观议<逃出大英博物馆> 制作传统美德壶》片段教学,将国宝“黑科技”带到现场解析其中的科学原理,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带领大家沉浸式走进大英博物馆33号展馆探源中华文化,引导学生提取并列举文物的特点,感悟其历久弥新、薪火相传的作用。

blank

李圣德名师工作室成员、厦门第六中学李朝仙老师立足初中学段进行《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以<延续文化血脉>为例 》教学阐释,立足大单元教学,围绕凝聚价值追求、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的主题篇章,在感悟文化经典中探文化魅力,引导学生明复兴之任,筑中国价值,助民族复兴。

blank

王双莲名师工作室成员、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美山分校曾丽老师立足小学学段,带来《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片段教学,以南仁东花费22年时间建好“中国天眼”为情境,通过小组展示引导学生讲述面临困难迎接挑战的“妙招”分享。

blank

各学段思政课老师的不同演绎,结合不同学段的育人理念要求和学生特点,为探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一次生动的实践。厦门市教科院思政学科教研员潘诗求老师围绕厚植文化底蕴、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各学段思政课进行专家点评,认为各学段老师的课例展示形式多样,充分肯定各位教师孜孜追求的教育情怀,以及在“大思政课”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尝试。

blank

主题研讨分会场在厦门二中五缘校区行政楼六楼报告厅举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厦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中心代表现场参与研讨。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教师代表围绕3·18讲话的学习心得,就如何有效推动“思政一体化”各抒己见。

blank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红梅教授带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运行机制的思考》讲座,石红梅教授首先厘清了思政课一体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分析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内容和运行机制方面等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坚持系统思维合力育人的领导机制需包括内外两方面要以资源库等建设为着力点,重视科研、培养师资和实践研学等抓手,并给出了建设评价和监督机制方面的建议。

blank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劲松教授进行《文化主体性概念在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的运用》主题发言,张教授强调从需求入手,结合不同学校的实际需要明确不同学段的教学任务,再用文化主体性大概念串联高中必修四内容,把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融入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对民族的塑造功能,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当代中国人身份的塑造,强化学生文化认同感。并在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blank

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军明教授进行“形势与政策”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主题发言,首先从三个方面剖析“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四年不断线,教材使用具有独特性。并以“融”“活”“课”“新”四个方面提出“形势与政策”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建议,在不额外增添师生负担的基础上渗透思政教育,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在既有基础上丰富活动,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新实践进行教育等。

blank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东副教授带来题为《一体化建设的“海洋”实践》的精彩发言,介绍了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嘉庚精神的弘扬和传播海洋文化等特色,分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践行大思政,建好大师资的主要做法,打造了优化思政课的管理格局、建构区域研究平台等特色。并总结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海洋实践”达成了:研讨共议教学新方案,让育人共同体“实了起来”;强化共享互融新资源,让育人大课堂“转了起来”等工作成效。

blank

厦门市高中政治王守琼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厦门二中王守琼书记、校长带来题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的精彩发言强调系统思维是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关键要素。提出要在中学课堂建大思政课,就需针对初中高中不同学段,使学生需掌握的知识,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培养,资源的使用等方面一体化起来。并举例介绍了厦门二中实践:红色文化进入高中部课堂教学,在校园楼道文化墙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初中部注重运用鼓浪屿文化元素,使红色文化在校园内部深入传播。注重赋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育人内涵,有效实现本校初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

blank

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黄锦英老师带来《讲台系国运,丹心铸民魂》主题发言,“凝心聚力铸师魂”“立足岗位勇争先”等为切入点,介绍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办学使命、办学愿景和品牌传播语,彰显“追光教育”的价值取向。学校通过各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内化积极心理学理念,具备儿童发展眼光,坚持了“四个相统一”未来将继续在“以远践行,可行久远”的坚守中砥砺前行。

blank

厦门实验小学专家型教师王文婷老师作《挖掘区域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发言分享,介绍了厦门实验小学围绕“思政课要在社会生活中讲”的主题要求,打造特色校园活动: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剪纸中国龙,创作“万龙呈祥”,通过非遗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捕捉具有厦门特色的优质区域资源,加强课内课外联结,融入数字技术赋能课堂等,在深入挖掘区域资源中培养具有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blank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完善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衔接机制,凝聚了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同体建设合力。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进一步拓展、融合思政课,做好思政一体化的工作,守好一份责任田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3·18讲话精神落到实处,积极探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本场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blank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